百度《闪电算法》

敖游
2023-09-12
来源:遨游建站

百度搜索推出闪电算法,主要针对的是首屏的加载时间,因此建议将网络带宽留给首屏请求,以满足在不同网络情况下的加载速度和用户体验。

2017年10月初,“闪电算法”上线,移动搜索页面首屏加载时间将影响搜索排名。移动网页首屏在2秒之内完成打开的,在移动搜索下将获得提升页面评价优待,获得流量倾斜;同时,在移动搜索页面首屏加载非常慢(3秒及以上)的网页将会被打压。


百度《闪电算法》


上线时间:2017年10月01日(2017年10月19日公布)

打击对象:主要针对移动端网站打开时间加载缓慢的行为,移动网页首屏在2秒之内完成打开的,在移动搜索下将获得提升页面评价优待,获得流量倾斜;同时,在移动搜索页面首屏加载非常慢(3秒及以上)的网页将会被打压。

算法意义:提升访客用户的浏览体验。


要点解读


1、闪电算法的意义

百度用户体验部研究表明,用户期望且能够接受的页面加载时间在3秒以内。若页面的加载时间过慢,用户就会失去耐心而选择离开,这对用户和站长来说都是一大损失。“闪电算法”不仅体现了百度移动搜索对于页面加载速度更加重视的决心,也体现了百度移动搜索希望站长能够站在和用户共赢的角度对网站进行优化的期待。

2、2秒之内完成打开

闪电算法首次明确,移动网页首屏在2秒之内完成打开的,在移动搜索下将获得提升页面评价优待,得到更多展现机会;同时,在移动搜索页面首屏加载非常慢(3秒及以上)的网页将会被打压。首屏加载完毕在2~3秒之内的页面,页面评价不升不降。

3、技术建议

3.1、闪电算法主要针对的是首屏的加载时间,因此建议将网络带宽留给首屏请求,以满足在不同网络情况下的加载速度和用户体验。

3.2、闪电算法是百度移动友好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页面浏览体验、资源或功能的易用性、页面是否符合移动端适配等,都影响移动用户体验的满意度。因此也在此提醒站长,建设网站的时候站在与用户共赢的角度,优化移动端的用户体验。

3.3、使用通用加速方案(如MIP、AMP)对网页进行综合加速。比如,使用MIP可以将网页的加载速度提高30% ~ 80%,对部分试验站点的加速可以提高至85%,实现网页的瞬时到达。

根据百度的全网速度数据,一般非MIP页的首页加载时间约在3200毫秒左右,而使用MIP技术的网页,首页加载时间约为1640毫秒。

除此之外,MIP页面在搜索结果页以蓝色闪电图标进行标记,在用户体验上也与一般移动页有所区分。

其实不仅是百度,各大搜索引擎对于移动网页的打开速度都越来越重视,并且将加载速度作为衡量网页移动友好度的重要标准。因此,再次建议站长重视移动端体验,打造用户与站点共赢的网络生态。


百度《闪电算法》


闪电算法影响的网站有哪些


1、没优化好的网站

1.1、网站模板开发不到位

一些个人seoer或小型企业建立网站使用的通常是cms系统,这就这就涉及到了模板的选择问题,一个好的模板,由于模板开发代码写得好,运行如飞,而一些看似绚丽多彩的网站,只是花架子,运行起来要慢不少,再经过网站长时间运行,网站打开网页很慢。

网站代码书写过于复杂并不是好事,导致数据库进行读写是非常耗时。

1.2、服务器性能低下

因为经费等原因,网站选择的服务器性能不佳,在网站初期数据量少时,运行速度还可以接受,当网站数据量大时,运行速度将让人无法忍受,从而受到算法打击。

1.3、数据库

当我们的数据库数据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那么对于数据库的读写压力肯定会变大。

1.4、插件使用过多

插件对于网站来说是既爱又恨,它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复杂的功能,但大量使用网站速度将被其拖累。

1.5、网站未做cdn加速

网站大量更新后,必然导致网站运行过慢,可以使用cdn加速来提升运行速度。

2、使用国外服务器的网站

不是说国外服务器质量不好,因地理位置因素导致的网络延迟是国外服务器在国内使用的软肋。


闪电算法如何应对


1、关于模板的问题

这个问题分两种情况:

1.1、有开发能力的网站,网站代码优化没做好,需要请网站开发人员对代码进行调整简化。

1.2、如果模板已经购买了,可以联系作者进行代码调整,但一般小调整作者会处理,大调整就无能为力了,可以通过插件或站内其他优化来弥补模板带来的网站运行慢的问题。

2、减少插件使用量

不是说插件不可以用,但使用要适量,能通过其他方法实现功能的就不要使用插件,尽量控制插件使用数量,一般企业站,如果你使用WordPress,尽量不要超过10个。

3、网站内部优化

3.1、检查服务器

检查服务器运营情况,各项数据是否有过载现象,然后对nginx、tomcat、数据库的错误日志,观察数据库的慢查询日志等。分析是否有语句查询过慢,需要优化等。带宽的问题,增加带宽就好。

3.2、图片优化

网站随着文章和产品的更新,避免不了添加大量的图片,一个图片多一点体积,日积月累会严重影响网站运行速度。为此对网站中的图片进行处理势在必行。

可以同过ps将图片处理成web格式进行保存,降低图片体积。

4、资源加载优化

4.1、将同类型资源在服务器端压缩合并,减少网络请求次数和资源体积。

4.2、引用通用资源,充分利用浏览器缓存。

4.3、使用CDN加速,将用户的请求定向到最合适的缓存服务器上。

4.4、非首屏图片懒加载,将网络带宽留给首屏请求。

5、页面渲染优化

5.1、将CSS样式写在头部样式表中,减少由CSS文件网络请求造成的渲染阻塞。

5.2、将JavaScript放到文档末尾,或使用async方式加载,避免JS执行阻塞渲染。

5.3、对非文字元素(如图片,视频)指定宽高,避免浏览器重排重绘。


百度搜索引擎14个算法


绿萝算法:首次发布于2013年2月,主要用于打击超链中介、出卖链接、购买链接等超链作弊行为。

石榴算法:首次发布于2013年7月,主要打击含有大量低质弹窗广告及大量混淆页面主体内容等垃圾广告的页面。

冰桶算法:首次发布于2014年8月,针对强行弹窗app下载、用户登录、大面积广告等低质站点和页面进行调整,对用户可直接使用的优质资源进行优先展现。

天网算法:首次发布于2016年8月,主要是针对部分站点存在盗取用户隐私的行为进行打击。主要表现为网页嵌恶意代码(多为JS代码),用于盗取网民的QQ号、手机号。

蓝天算法:首次发布于2016年11月,目的是严厉打击新闻源网站售卖软文、目录行为。

烽火算法:首次发布于2017年2月,主要用于对出现恶意劫持行为的站点进行干预处理,全力打击有损用户体验和安全的行为。

飓风算法,首次发布于2017年7月,旨在严厉打击以恶劣采集为内容主要来源的网站。

清风算法:首次发布于2017年9月,在严惩网站通过网页标题作弊,欺骗用户并获得点击的行为;从而保证搜索用户体验,促进搜索生态良性发展。

闪电算法:首次发布于2017年10月,主要针对移动网站首屏加载时间,移动网页首屏在2秒之内完成打开的,在移动搜索下将获得提升页面评价优待。

惊雷算法:首次发布于2017年11月,旨在严厉打击通过刷点击,提升网站搜索排序的作弊行为;以此保证搜索用户体验,促进搜索内容生态良性发展。

极光算法:首次发布于2018年5月,给予符合落地页时间因子(文章的发布时间)要求且时效性较高的网页更多的收录、展现机会。

细雨算法:首次发布于2018年7月,主要是为了促进供求黄页类B2B站点生态健康发展。

信风算法:首次发布于2019年5月,主要打击用户点击翻页键时,自动跳转至网站的其他频道页(如目录页、站外广告页等)的行为。

劲风算法:首次发布于2020年2月,主要针对恶劣聚合页问题进行规范和控制。


阅读5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