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属性
1. Robot-version: 用来指定robot协议的版本号
例子: Robot-version: Version 2.0
2.Crawl-delay:雅虎YST一个特定的扩展名,可以通过它对我们的抓取程序设定一个较低的抓取请求频率。您可以加入Crawl-delay:xx指示,其中,“XX”是指在crawler程序两次进入站点时,以秒为单位的最低延时。
3. Visit-time:只有在visit-time指定的时间段里,robot才可以访问指定的URL,否则不可访问.
例子: Visit-time: 0100-1300 #允许在凌晨1:00到13:00访问
4. Request-rate: 用来限制URL的读取频率
例子: Request-rate: 40/1m 0100 - 0759 在1:00到07:59之间,以每分钟40次的频率进行访问
Request-rate: 12/1m 0800 - 1300 在8:00到13:00之间,以每分钟12次的频率进行访问
标签
Robots.txt文件主要是限制整个站点或者目录的搜索引擎访问情况,而Robots Meta标签则主要是针对一个个具体的页面。和其他的META标签(如使用的语言、页面的描述、关键词等)一样,Robots Meta标签也是放在页面中,专门用来告诉搜索引擎ROBOTS如何抓取该页的内容。
Robots Meta标签中没有大小写之分,name=”Robots”表示所有的搜索引擎,可以针对某个具体搜索引擎写为name=”BaiduSpider”。content部分有四个指令选项:index、noindex、follow、nofollow,指令间以“,”分隔。
index指令告诉搜索机器人抓取该页面;
follow指令表示搜索机器人可以沿着该页面上的链接继续抓取下去;
Robots Meta标签的缺省值是index和follow,只有inktomi除外,对于它,缺省值是index、nofollow。
注意事项
上述的robots.txt和Robots Meta标签限制搜索引擎机器人(ROBOTS)抓取站点内容的办法只是一种规则,需要搜索引擎机器人的配合才行,并不是每个ROBOTS都遵守的。目前看来,绝大多数的搜索引擎机器人都遵守robots.txt的规则,而对于Robots META标签,支持的并不多,但是正在逐渐增加,如著名搜索引擎GOOGLE就完全支持,而且GOOGLE还增加了一个指令“archive”,可以限制GOOGLE是否保留网页快照。
robots.txt文件应该放置在网站根目录下。举例来说,当spider访问一个网站时,首先会检查该网站中是否存在robots.txt这个文件,如果 Spider找到这个文件,它就会根据这个文件的内容,来确定它访问权限的范围。
wordpress的robots位置
没有在wordpress网站根节目上传过robots.txt,当搜寻引擎和用户拜访某个文件时,wordpress程序会主动生成一个robots.txt给搜寻引擎和用户;若是我们上传编写的robots.txt到网站根节目,用户和搜寻引擎蛛蛛拜访的就是我们上传的文件,wordpress就不会再产生那个文件了。只有服务器找不到robots的时候wordpress才会生成这个文件。
产生背景
robots.txt并不是某一个公司制定的,而是早在20世纪93、94年就早已出现,当时还没有Google。真实Robots协议的起源,是在互联网从业人员的公开邮件组里面讨论并且诞生的。即便是今天,互联网领域的相关问题也仍然是在一些专门的邮件组中讨论,并产生(主要是在美国)。
1994年6月30日,在经过搜索引擎人员以及被搜索引擎抓取的网站站长共同讨论后,正式发布了一份行业规范,即robots.txt协议。在此之前,相关人员一直在起草这份文档,并在世界互联网技术邮件组发布后,这一协议被几乎所有的搜索引擎采用,包括最早的altavista,infoseek,后来的google,bing,以及中国的百度,搜搜,搜狗等公司也相继采用并严格遵循。
Robot,又称Spider,是搜索引擎自动获取网页信息的电脑程序的通称。Robots协议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求Robot程序不要去检索那些站长们不希望被直接搜索到的内容。将约束Robot程序的具体方法规范成格式代码,就成了Robots协议。一般来说,网站是通过Robots.txt文件来实现Robots协议。
自有搜索引擎之日起,Robots协议已是一种目前为止最有效的方式,用自律维持着网站与搜索引擎之间的平衡,让两者之间的利益不致过度倾斜。它就像一个钟摆,让互联网上的搜索与被搜索和谐相处。
协议影响
Robots协议是网站出于安全和隐私考虑,防止搜索引擎抓取敏感信息而设置的。搜索引擎的原理是通过一种爬虫spider程序,自动搜集互联网上的网页并获取相关信息。而鉴于网络安全与隐私的考虑,每个网站都会设置自己的Robots协议,来明示搜索引擎,哪些内容是愿意和允许被搜索引擎收录的,哪些则不允许。搜索引擎则会按照Robots协议给予的权限进行抓取。
Robots协议代表了一种契约精神,互联网企业只有遵守这一规则,才能保证网站及用户的隐私数据不被侵犯。违背Robots协议将带来巨大安全隐忧——此前,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国内某公司员工郭某给别人发了封求职的电子邮件,该Email存储在某邮件服务公司的服务器上。因为该网站没有设置robots协议,导致该Email被搜索引擎抓取并被网民搜索到,为郭某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如今,在中国国内互联网行业,正规的大型企业也都将Robots协议当做一项行业标准,国内使用Robots协议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淘宝网拒绝百度搜索、京东拒绝一淘搜索。不过,绝大多数中小网站都需要依靠搜索引擎来增加流量,因此通常并不排斥搜索引擎,也很少使用Robots协议。
北京市汉卓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赵虎表示,Robots协议是维护互联网世界隐私安全的重要规则。如果这种规则被破坏,对整个行业就是灭顶之灾。
搜索引擎
百度对robots.txt是有反应的,但比较慢,在减少禁止目录抓取的同时也减少了正常目录的抓取。
原因应该是入口减少了,正常目录收录需要后面再慢慢增加。
Google对robots.txt反应很到位,禁止目录马上消失了,部分正常目录收录马上上升了。/comment/目录收录也下降了,还是受到了一些老目标减少的影响。
搜狗抓取呈现普遍增加的均势,部分禁止目录收录下降了。
总结一下:Google似乎最懂站长的意思,百度等其它搜索引擎只是被动的受入口数量影响了。
淘宝封杀
2008年9月8日,淘宝网宣布封杀百度爬虫,百度忍痛遵守爬虫协议。因为一旦破坏协议,用户的隐私和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搜索网站就谈不到人性关怀。
京东封杀
2011年10月25日,京东商城正式将一淘网的搜索爬虫屏蔽,以防止一淘网对其的内容抓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