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开始认证号可以每天发三次,到后来可以绑定新浪微博认证,再到后来只能个人号绑定腾讯微博认证,然后就是大规模的互推涨粉,以及答题诱导增粉……微信对于公众号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如果错过了几波大的涨粉增长期,后来涨粉就愈发艰难了,成本也就更高了。
最开始,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原创的时政评论账号,所以一直有些端着,不搞互推,不做答题,不接软文广告,于是粉丝一直在几万徘徊,收入也是时有时无。相反,与我一起开始做的另外一位朋友,从一开始就卯足了劲增粉,很快便突破十万,然后就顺利成章地开始接广告、接软文,拿钱拿到手发软。到后来,等我再想去效仿他那一套的时候,互推已经完全不行了,涨粉的黄金窗口期已过,留下的只能是叹息。
当营销账号横行,抄袭成风之时,优质内容固然可贵,原创账号固然代表着自媒体未来的法阵方向,但是,这个未来还有多久才能到来呢?在这个未来到来之前,自媒体运营者该如何自处呢?看得到趋势固然是好,但必须得知道趋势来临的时间和节奏,否则先驱当不了,只能沦为先烈,就算得到别人的一句叹息,又能怎样呢?
有人看的媒体才叫媒体
如果说优质的原创内容代表未来的大趋势,那么在这个趋势来临之前的当下,自媒体的王道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这个王道就是“流量”!
关于自媒体,有人信奉人格化魅力,有人强调差异化定位,也有人认为要垂直化专业化深耕,当然,更有人认为互动才是自媒体的精髓。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建立在流量基础之上的。
自媒体首先得是泛媒体中的一种形态,它脱离不了媒体的基本模式,从内容的生产到传播,再到对受众的影响,只不过媒介和渠道与传统媒体不同,但是效果却是相似。
就如同做淘宝,你的产品质量再好,价格再低,利润再高,如果没有流量,没有顾客下单,那就是一个死店,没有任何价值。同样,对于自媒体而言,你的文章再好,排版在精美、你对粉丝的热情再高,如果没有了点击量(流量),那这一切都是账号运营者的自说自话和自娱自乐。
无论最开始做论坛的,还是后来做博客的,再后来做站长的,然后前几年做微博的,直到现在做微信的,一直有一个颠扑不破的铁则,那就是必须得有流量,所有的商业企图和媒体情怀都必须建立在流量之上。
结束语
终于将三篇自媒体的年终反思给写完了,不禁长舒一口气。自媒体究竟是风口上的猪还是阳光下的泡沫,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人们对于资讯的需求永远都不会消失,至少在今后可预见的时间维度里不会彻底消失。只要有这个需求存在,媒体就一定还有存活的机会,不管媒介是什么,或许是报纸,或许是手机,或许是可穿戴设备,亦或需是植入我们身体的某个芯片,但是作为一名从业者,我们永远不要丧失对未来的信心,这才是我们真正赖以立足的安身立命之本!
萌主新开微信号:胡赛萌周刊(ihsm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