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准备一天的推文、帖子。
- 为每一个社交媒体渠道准备好各自独特的内容——Facebook、Twitter、LinkedIn、Google+。
- 回复、参与。一个小时中,有15分钟要拨给它。也可以考虑在午餐或者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完成这一工作。
- 检测粉丝、订阅者的参与水平。
尼尔·帕特尔(Neil Patel)介绍了一种流线型社会化媒体攻略。简单快捷,能够节省每天泡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
- 使用社会化媒体工具管理帖子。
- 在社交媒体上花费30分钟,比如,去查找适合在网上分享的好内容。
- 将客户服务请求分配给客户服务团队。
- 每周一次数据分析(或每两天一次)。
- 使用社交媒体管理工具进行分析。
图2:摘自Intersection Consulting公司Mark Smiciklas绘制的信息图。面面俱到,几乎涵盖社会化媒体经理的全部要素。
从不同的时间表中能够了解到什么?
上述社会化媒体经理的时间表大相径庭。有些人从早到晚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有些却只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时间表?
上文涉及了两类不同的时间安排,分别出自全职、兼职社会化媒体经理人。全职社会化媒体经理——需要负责撰写博文,兼职经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社交。不过,通常人们都知道自己属于哪一阵营——以社会化媒体营销为生,每周工作40小时?还是仅仅是在其他工作之外,客串一把社会化管理的角色?
社会化媒体经理的12项任务:
1、阅读、选择内容(Curating)
这可能会在处理内容更新的时候扮演起重要角色。经理人需要有丰富的内容资源以供阅读,有足够的时间读完它们。
2、精雕细磨(Crafting)
一旦找到了想要分享的内容,就该去思考如何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打磨社会化媒体内容就会变得得心应手。对拟标题、强有力的文字表达等有所经验,就能归纳出理想的方式,轻车熟路。
3、发帖(Posting)
这一点上,社会化媒体管理工具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比起需要在几个不同的渠道中反复登录,一个管理工具账号搞定全部跨平台,显然更快捷轻松。
4、调度(Scheduling)
提前写好用于更新的内容,准备好在任何不便更新的时间段(如晚间、周末)进行发布。
5、统计评估(Measuring)
发布更新后,需要围绕每个帖子挖掘数据。每篇文章有多少次点击?参与度如何?哪些统计对你来说最重要?
6、分析(Analyzing)
有了统计数据,就能够进行分析并制定未来策略。在分析数据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改变发布时间会有益处,或决定将更多注意力放在某种内容之上。不断的统计、分析,可以挖掘出潜在的机遇。
7、回复(Responding)
有时读者会在内容下进行回复或直接与你取得联系。社会化媒体经理人的一天中,总要有一些时间留给回复、点赞。
8、监听(Listening)
除了回应,耳朵也要灵敏——通过监听或优化搜索工具,获得有关你及品牌的相关对话内容提醒。如果没有合适的工具,可能会错过不少内容。
9、参与(Engaging)
除回复外,还要参与社区及其他活动。通过聊天、评论、活动等与其他人接触,或订阅、交友、点赞、转发内容。
10、助人(Helping)
人们可能会找你探讨问题,有时这也要归入社会化媒体经理的工作范畴,需要尽可能处理好(也可以将这一问题转发给客户支持团队)。
11、规划(Planning)
未来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路线图是怎样?每隔一段时间,经理人们都需要跳出自己细碎的工作,规划未来的蓝图。
12、实验(Experimenting)
策划新的想法来进行尝试,评测结果、分析数据、规划时间、细微调整、起草文案、发布。